银行理财变局:投资降温 风险偏好“两极分化”
2024-05-22 【 字体:大 中 小 】
作为老百姓投资的一种主流方式,银行理财一直备受偏爱。然而,近两年股市债市的动荡对市场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银行理财总规模逐步下降,上市公司、财务公司等主体的投资热情也有所降温,同时银行理财巨亏的消息不时见诸报端,这些都让银行理财市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了解,在打破刚性兑付之后,银行理财的风险被市场更清晰认知。在当前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部分理财投资收益率不达预期,甚至出现本金亏损的情况,也引发了越来越多的投资纠纷,这让不少投资者望而却步。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多数投资者对风险的厌恶加剧,更青睐于保守型的投资策略。与此同时,随着高端定制的产品市场需求激增,高净值人群对权益类长期投资的兴趣在逐渐提升。
存续规模下降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王晓刚将手上的资金全部购买了银行大额存单产品。尽管收益率相比部分银行理财低了不少,但当前他更在意的是投资产品的风险问题。
“对于老百姓来讲,以前银行理财与银行存款没多大区别。银行理财相比存款的收益更高,又有银行信誉背书,所以大家更乐于购买银行理财。但是,这两年银行理财产品打破了刚性兑付,甚至出现了部分产品本金亏损的情况,这让大家买银行理财时心里没底儿。”王晓刚表示。
王晓刚告诉记者,银行利率持续下行,银行理财的收益率也在不断下降。对于很多银行理财产品投资标的底层资产的真实情况,投资者实际上很难判断风险,能够参考的只有预期收益率。“到底是不是预期收益率越高的产品,风险也就越大呢?谁也不知道!”
“以前一段时间,我可能会把所有的钱都放在银行理财里面,买不同的产品平衡一下。但是,现在产品收益率都很低,我也不敢将钱全放在银行理财,还不如直接买大额存单。”王晓刚表示,大额存单的风险低,一年收益相比银行理财低不了多少,关键是省心。
王晓刚认为,有些投资者购买银行理财可能对标的是银行存款,或者基金产品。相比之下,银行理财在三者之间的风险和收益都是居中的。如今市场行情不佳,大多数人会更关注风险,反而会倾向于选择存款类产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像王晓刚一样担心银行理财风险的投资者还有不少。虽然银行理财投资仍然会是他们的选择之一,但在投资“仓位”上不会像以前那么重,也会购买不同的产品来分散风险。
记者对比近三年银行理财规模的数据发现,总规模正在持续下降。2月2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3年)》(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全国共有22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累计新发理财产品3.11万只,累计募集资金157.08万亿元。截至2023年年末,全国共有258家银行机构和31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98万只,存续规模26.80万亿元。
《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22年)》报告称,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共有278家银行机构和29家理财公司有存续的理财产品,共存续产品3.47万只,存续规模为27.65万亿元。受债市调整影响,当年银行理财规模出现明显下滑。2022年年底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相比2021年年底下降了4.66%。换句话说,2021年年末银行理财整个市场存续规模是在28万亿元以上的。
一家股份行人士表示,相比银行来说,大额存单产品在网点销售的情况更好,基本上架就秒空。银行理财在网点的营销也是低风险的产品更好卖一些,仍有不少人很难接受银行理财亏损。
“投资者要是不愿意担风险,可能就直接做定期存款了。投资者要是能够承受风险,那么在收益率上也会有要求,可能会选择银行代销的基金产品了。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没有亮点或者特色,就不好卖。”该人士坦言。
2023年年底,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曾公告称,提前终止旗下的理财产品。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有超过2000只理财产品被提前终止,其主要原因包括业绩不达标、规模严重缩水、存在合规风险、理财产品设置了终止条款等。
“银行理财产品提前终止也就不外乎是业绩不好或者募资难两个原因。从市场需求端来看,主要是银行理财的替代产品逐渐增多,不少货币基金的收益率不低,而且流动性更好。”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表示。
低位配置权益
作为买理财、配置存款的大户,上市公司的购买热情也在降温。
Wind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共有1156家公司披露了委托理财数据,总计认购金额9981.29亿元,较上年有所减少,同比下降33.58%。
2024年1月份统计数据显示,A股市场上有231家公司进行了理财投资,买入662只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共计468.41亿元,而2023年同期有541家上市公司认购了1585只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合计1175.42亿元。
从2024年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看,大部分上市公司理财的规模都在“减仓”,部分公司委托理财规模相比2023年规模甚至下降一半。在投资理财的类型上,低风险、短期限的产品仍较受青睐,结构性存款仍是上市公司主要配置的资产类型。
数据显示,上市公司2023年购买结构性存款理财的资金规模为6685.48亿元,占总理财资金规模的66.98%,较2022年提高了1.46个百分点。其中,金龙汽车、联影医疗等上市公司更是斥资百亿将资金全部认购了结构性存款。
“上市公司投资银行理财是为了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上市公司对资金的管理非常严格,也对投资范围有明确的规定,只会投资低风险的银行理财,是不能做股票投资和衍生品投资的。上市公司的投资可以不赚钱,但是一定不能亏钱。否则,不好向董事会交代。”一家上市公司人士称。
一家券商分析师认为,银行理财投资降温除了风险担忧之外,收益率下降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受到债券波动的影响,银行理财一度出现大面积的破净,这也让一批投资者转而投资收益更高的基金产品。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1月全市场共新发了2794款理财产品,环比增加107。其中,292款为开放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23%,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2502款为封闭式产品,其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为3.34%,环比下跌0.05个百分点。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银行理财投资亏损的纠纷官司不断增多,这也让银行在投资策略上更加保守。记者了解到,近期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一名投资者花300万元在某银行购买了理财产品,最后清盘时账户只剩下5万元。尽管法院已判决银行对损失承担65%的责任,该投资者自行承担35%的责任。但是,这也让投资者对银行理财的风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家股份制银行私人银行负责人认为,对于高净值人群来说,银行定制化的理财产品还是很受欢迎的。由于当前二级市场的表现一般,有一部分高净值人群更愿意将资金放在风险较低的定制化产品中,这些产品会配置一些权益类长期资产。
“市场目前处于一个较低的区间,正是布局含权类产品的好时机。”该负责人认为,对于权益类产品的投资时机把握比较关键。银行这类保守的机构更偏向于在低位的时候介入,当然也是通过优选基金的方式。她还表示,在市场波动较大的时候,投资资产配置和投资顾问建议对高净值人群更显重要。他们需要合适的产品,银行能够根据他们的需求量身定制。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银行混合类理财产品的发行脚步有所加快,这反映出银行理财子公司正在积极布局含权类产品。数据显示,1月市场共成立混合类银行理财产品63只,占当月新发理财产品总数的1.54%,环比上升0.3%。其中,发行人为银行理财公司的共有22只。光大、平安、招银、交银、苏银、农银等理财公司都相继推出了混合类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表现好,在市场上才会更受认可。对于当前市场来讲,投资者是看产品表现,银行也需要拿业绩说话。”上述私行负责人称。
猜你喜欢
易生活控股(00223)根据“5供1”基准发行46323万股新股份
恒瑞医药:“创新药+国际化”成发展主线,后续成长动力充足
多地公布新冠疫苗自费接种价格,最低126元一支
伊朗大选结果出炉,改革派“异军突起”,要变天?
领悦服务集团(02165)发布年度业绩,纯利105亿元,同比增长304%
恒瑞医药(600276SH):SHR-1314注射液药物上市许可申请获受理
近观|亲仁善邻
11月10日投资避雷针:这只AI教育概念股突发利空 实控人等三名高管被采取强制措施
新加坡太阳能研究所:10%农业用地加装光伏或可满足全球电力需求
ST中捷(002021SZ):法院裁定确认公司重整计划执行完毕
亚邦股份(603188SH):开展商业承兑汇票结算业务
王安忆再获法兰西骑士勋章,弄堂里走出的上海女人,不是跪向西方
解锁期货交易潜能:全面期货策略平台
专业炒股配资平台,助你轻松实现财富增值
肇庆这些老字号“上新”!裹蒸饼、裹蒸鸭、腐乳面,还有
黑格尔的辩证法:为什么透过“现象”才能看到“本质”?
快克智能(603203)8月29日主力资金净买入28357万元
瑞达期货:菜油收阳菜粕收阴,期价维持震荡偏弱
移为通信最新公告: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58%-68%
被夹正常,周鸿祎“惨叫”再次说明:汽车安全有边界